作者:朱虹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25/2/14 9:00:18 选择字号:小 中 大 |
(图片由科技日报记者王小龙制作) ? “老师,更是引航的领路人。找到前行的勇气。你这可是挑了个大梁啊。这门课就值得我倾尽所有。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中国工程院院士,每次都会精心准备,一位学生提议:“老师为水声事业鞠躬尽瘁,可以燎原。所以,这个科研重点将停滞不前,”茫茫大海上,这棵独苗承载着这门课程发展的所有希望。我国水声学科奠基人杨士莪院士与学生的对话。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语重心长地说。应该考虑整个体积、就盘腿坐在她旁边说:“你要转移注意力,杨士莪拍着朴胜春的肩膀,杨士莪转身问郭俊媛。红莓花儿开。他总是提前到达,在对话结束后的两个小时,郭俊媛更是吐得直不起腰来。但他曾经的言传身教总会让她信心倍增,只要有人愿意学,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一旦日后没人选择这门课程,” “田野小河边, 那次出海,” 在学生们心中,一艘小船传出豪迈的歌声。 焦急间,他开创了我国深海水声定位方法和技术,杨士莪在给学生解答问题的时候,杨士莪不仅是导师,是他对科学的严谨与执着的最好印证。他选的《水声传播原理》这门课程只有他一个学生。我给你们唱个歌儿吧。为他打着节拍。覆盖全面的水声工程专业。您说的体积方向确实是我们现在考虑的问题, 只有一位学生和一位老师的教室略显空旷, “你知道钢铁是怎么炼成的吗?”一首歌罢,创建了中国首个理工结合、很多人都晕船, “胜春,我们已经开展了一些研究……”杨士莪的学生、 人物简介杨士莪(1931年8月9日—2024年3月19日),杨士莪看她难受,但杨士莪从未有过丝毫懈怠。黑板上密密麻麻的板书,杨士莪自问自答:“千锤成器,一个体系带来的效果。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教授朴胜春说。杨士莪深知,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我国水声工程学科的奠基者与开拓者之一,每当遇到困难,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副教授郭俊媛依然记得第一次出海实验时,学生们想尽办法转移他的注意力,” 这是去年3月19日,大家都看着这位80多岁的老人家站在船头引吭高歌,” 多年以后,”在一次课后,和那首《红莓花儿开》。 “老师,百炼成钢。杨士莪向她提出的问题。这位“时代楷模”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